<
酒壶,民间称“酒烫子”,由一大一小两只壶套装而成。相似现代用的保温杯。使用时将热水倒入外面的母壶,再将酒斟入里边的子壶,子壶盖沿宽于母壶外径,这样联接即确保了壶的密封性,延伸保温时刻,又便利人们取用。也有温酒壶的底部用炭火加热(如炭火温酒壶),以坚持热水的温度。
温酒壶通常以铜、铁、锡、陶瓷为首要制坯资料,同炉杯、碗壶、套杯等配件成套出产。图中温酒壶以紫铜作坯,把铜丝掐成的斑纹轮廓线,焊在坯上,再以各色搪瓷釉料填充,制出浮雕作用,颜色鲜艳、工艺细腻。历史上称这种制造流程与工艺为“铜胎掐丝搪瓷”,又因为搪瓷制品盛行于景泰年间,釉色又多以蓝色为主,所以这类制品还有一个十分嘹亮的姓名——“景泰蓝”。关于景泰蓝的记载,最早能够在明末清初的《天府广记》中找到。
图中温酒壶出自清代,表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风格,调配四只做工相同精密的酒杯,保存至今,虽已浸透沧桑,但壶壁一点点没有褪色,上面的斑纹仍颜色鲜亮,光泽度极佳。
本非营利性公号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共享,内容仅供读者参阅,不许诺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本公号尊重原创权益,将活跃尽力合作删去存在侵略著作权疑问的内容。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