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年2月,冬季慢慢地过渡到春季的时节,江苏省盱眙县穆店乡的农民们早早便开始了春耕的准备工作。马湖村南窑庄的田间地头,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着清理水渠,以便为接下来的播种和灌溉工作做好铺垫。
正当大家专心致志地劳作时,最边缘的一块耕地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有人喊了一声什么,紧接着,原本正在地里忙碌的万家三兄弟抱着一个沾满泥巴的罐子,匆匆朝家里跑去。
“别干了,别干了!” 和他们一起干活的村民向其他人大喊:“地里挖到金子了,快去看看,万家兄弟发现了黄金!”
挖到金子的万家兄弟,是村里有名的农民家庭,家中三兄弟,老大万以才向来是家里的支柱。虽然兄弟三人和他们的妻子都十分能干,但因为家里没什么额外的收入来源,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当然,万家兄弟的日子并不孤单,整个村子的人基本都过着一样的日子,种地养家,收入微薄,日子过得紧张。万以才性格老实,工作踏实,为人处事很实在,因此,村里人对他有着非常高的评价,甚至还推选他担任了村里公路小队的队长。
1982年2月10日,村里组织大家去清理农田边的水渠,为春耕播种做好准备工作,万以才作为小队长,负责安排大家清理水渠的任务。水渠深浅不一,深的地方清理起来特别麻烦。为了做个表率,万以才决定亲自和弟弟们一起清理最深的一段水渠。
虽然万以才的弟弟们心里有些不愿意接受,但也理解哥哥的用心。于是,三兄弟便一起动手清理最难的那一段水渠。湿滑的泥土夹杂着枯枝烂叶,工作起来格外吃力。就在这时,万家三兄弟的老三猛地发现铁锹撞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肯定是石头了。”老三自言自语着放下铁锹,用手去摸摸那个坚硬的物体,结果他感到那不是石头,而像是一个罐子。
“大哥,过来看看,我挖到一个东西!”老三喊道。万以才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事情,但看到弟弟满脸兴奋,便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赶了过去。两人合力很快把那个黏满泥巴的罐子挖了出来。大家使劲擦拭罐子,突然罐子的盖子掉了,几块闪闪发亮的金子滚了出来,掉在泥土上。罐子里也全是这些金块。
“别急,先带回家再说。”万以才心跳加速,他虽然激动,但也冷静地决定暂时不要张扬。如果真是金子,必须小心处理。
然而,尽管万以才希望保密,但因为他们闹出的动静,周围的村民已经注意到了。万家三兄弟抱着满满一罐金子回到家后,万以才立刻让弟弟们把门关上,自己抱着金罐走进屋里。
几个媳妇也跑过来看热闹,带着水和抹布,把罐子上的泥巴擦净。大家看到这一个金属罐子锈迹斑斑,虽然并不觉得罐子本身有什么特别,但他们目光集中在罐子里的金块上。金块的形态各异,金光闪闪,足足几十斤重,连万家三兄弟也累得手酸。
就这样,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金子上,不少人提出将这些金子三家瓜分,大家也都表示赞同。
但是万以才心里有些犹豫。他知道这些金子很可能并非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随便分掉,那不等于是违法吗?而且,如果这真是文物,那更应该上交。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万以才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些金子不能分,得上交政府。”虽然一开始家里人都觉得很难接受,但在万以才的劝说下,大家终究是同意了他的决定。
然而,当万以才想要带着金子上交给政府时,他才发现,外面的村民已经将自家的院子围得水泄不通。于是,万以才决定先悄悄带着一些金块出去。面对围观的村民,万以才简单应付了一下,借着人群的缝隙挤了出去,朝乡政府赶去。
他终于来到了乡政府,但守卫告诉他,现在领导们正在开会,需要等待。焦急的万以才无法耐心等待,于是趁守卫不注意,冲进了政府大楼。在一番拉扯之后,他终于引起了乡政府领导的注意。
见到领导后,万以才将金块拿出来,并讲述了自己发现金子的经过。领导们意识到这些金块不简单,立即将其送到银行鉴定,结果确认它们是高纯度的黄金。
几天后,领导们安排专家对金块进行检验确定,发现其中的罐子实为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青铜酒壶,壶身上有铭文,记录了公元前315年齐国讨伐燕国的历史。这一发现使得这些金块和青铜壶的价值远超了黄金本身。
万家兄弟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为整个村庄树立了正直和责任的榜样。作为奖励,政府给了他们一万块钱,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足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万家兄弟在村子里渐渐遭到了排挤。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因为这笔奖励,他们也成了村民们的羡慕对象。最终,万以才依然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尽管面临排挤,他始终没有后悔将国宝上交给国家。
通过这件事,万家兄弟为村子和社会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拥有财富和机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更大的责任和尊重。
下一篇:滇池之畔的艺术家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