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跨行业头脑风暴和项目对接,重庆荣昌区希望它除了能装酒,还能装下上下游全产业链。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深入这场独特的“酒会”——首届重庆荣昌陶坛(酒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讨会,为你多维度解析荣昌论“坛”背后的精彩。
荣昌陶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作为中国三大陶都,出产四大名陶,荣昌产陶有多久,制酒坛就有多久。
荣昌陶土储量极为丰富,主要分布于螺罐山、古佛山山脉背斜两翼,其中,陶瓷土主要集中于鸦屿山脉沿线公里的优质矿带,经专业探测与评估,陶土资源总储量可达3亿吨之多,已查明陶土资源近4000万吨,现设置陶土矿权5个,年生产规模最大可达40万吨。这些陶土品质上乘,检测出二氧化硅含量71.87%,三氧化二铝平均含量18.59%,同时富含多种对身体有好处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钙、镁、锰等。微量元素不仅为荣昌陶独特的材质特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在可塑性、透气性、吸水性等方面表现卓越,而且在烧制过程中,能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赋予陶器丰富多变的色泽与温润如玉的质感,其独特的“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特点,成为各类陶瓷产品的首选,其中就包括陶制酒坛。
荣昌区人民政府区长万容在致辞中指出,该区以重庆唯一的特色陶瓷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培育特种陶瓷、高端发展建卫陶瓷、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日用陶瓷、创新发展工艺陶瓷,集聚陶瓷企业180余家,形成了年产值50亿元的陶瓷产业集群,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此外,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陶酒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酒类包装全产业链集群体系。目前,已集聚了11家规模以上的酒坛、酒缸、酒瓶、酒具生产企业,远销全国各大白酒产区。
酱酒洞藏基地位于双河街道许家沟社区,盘桓在森林覆盖的古佛山脉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贵州茅台镇、四川泸州同处于北纬30°的黄金酿酒带,基地内包含“益重—田富”矿洞、“畅吉—岚峰”矿洞和“舒锦—黄坡山”3个矿洞,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相对环境湿度60%-70%左右,夏季温度为15C°-18C°,冬季温度为18C°-22C°,温度湿度四季保持恒定,洞内更是有着不可多得的天然微生物群,是贮藏白酒发酵的最佳环境。
目前,市面上的白酒普遍采用的是窖藏。相同的贮存,由于山洞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种群,可加快酒的老熟速度,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细腻,香味更为丰富,更加有利于白酒品质的提升。可谓是“洞中一日,红尘三年”,所以在同等的储存时间下,洞藏更胜于窖藏。
该洞藏基地,预计可存入白酒共计约15万吨,所有储藏在基地内的酒,均采用荣昌陶坛作为储藏容器。一方面,陶坛在超高温度下烧制形成的微孔网状结构,可以对储存在其中的原酒起到“呼吸”作用,在“一呼一吸”间,实现与外界空气持续、缓慢的微量交互,让原酒本来的辛辣味道恰到好处地挥发掉。另一方面,由于荣昌陶含有硒、铁、锌、钙等金属离子,与原酒中的有机微分子缔合、交融,发生酯化等一系列反应,形成螯合物,促进酒的老熟,让酒的口感更加绵香、醇柔。
以超级洞藏基地为依托,荣昌区已与贵州仁怀、四川泸州、重庆等多个酒业公司达成了“洞藏酒”的战略合作。
“好酒”需分享,荣昌区举办这样的研讨会,意在以“坛”为媒,与酒产业上下游共同进阶。
其次是规模大,全国各地上下游陶土企业、陶坛厂家、美术设计专家、白酒制造公司、行业协会代表、市场销售公司等200多名专家、企业家集聚荣昌。
此外是活动多,包括考察调研、产业链项目签约、基地和产品发布、交流研讨等环节,干货满满。
经过深入对话和考察,与会各方达成以下荣昌共识——“陶酒融合”的共识,好酒“三分酿、七分藏”,陶坛具有玻璃、金属等器皿无可比拟的优势;“好酒必须用荣昌陶”的共识,这里陶土资源丰富、制陶工艺精进、陶器性能卓越;“荣昌适宜发展酒全产业链”的共识,该区区位优势突出,地处北纬30°酿酒黄金段,发展酒全产业链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
锚定一个目标。分“三步走”冲刺百亿级酒(酒坛)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值达到30亿元;到2027年,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29年,产值达到100亿元,让酒(酒坛)产业成为荣昌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立一个专班,区委常委挂帅,有关部门配合,建立招商工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出台一个规划,将酒产业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立足荣昌白酒、酒坛产业优势特色,打造产能足、品质优、品牌响、品类全的规划体系;制定一套标准,推行精细化、标准化运作,制定基酒准入、酒具配套、窖落贮藏等系列新产品及工艺标准,以标准化建设保障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口碑;打造一个园区,构建“一园多基地”发展格局,在安富街道建设白酒产业园,各镇街因地制宜配套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定期举办酒(酒坛)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打造成为交流合作的平台;成立一个商会,团结凝聚引领全区酒(酒坛)企业,加强联动,抱团发展,共同把“千年荣昌、陶韵酒香”叫响做亮;塑造一个品牌,讲好“成渝基酒出荣昌、天下美酒安陶装”品牌故事;构建一条产业链,构建集原料种植、酒类酿造、检验测试、产品设计、酒类包装、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好坛装下好酒,好酒招待贵客。荣昌区另辟蹊径思考“酒与坛”的关系,并为之举办对全国的产业链盛会,用“一坛好酒”换来“天下资源”。对此,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谈到举办活动的目的,高洪波说:“希望区外企业与荣昌‘交个朋友’。今天的活动拉开了荣昌发展酒全产业链的大幕。通过本次活动,希望我们大家从荣昌发展酒产业的决心中,进一步坚定与荣昌合作的信心。我们既真诚邀请大家来荣投资兴业,也衷心欢迎各位企业家与荣昌企业加强合作,千年荣昌欢迎您,来了就是荣昌人。”
谈到抱团发展,高洪波说:“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抱成团,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希望本区的陶坛企业、酿酒企业,酒的销售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商会,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共享技术发展的成果,变产业优势为资源互补,做响荣昌酒发展联盟,做大酒业产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业务订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谈到提振产业,高洪波说:“我们十分珍惜‘123456’的营商环境,在家的区领导这次都来了,希望各位多宣传荣昌,推介荣昌,也希望专家教授,把科研成果落到荣昌来推动新质生产力,促进高水平发展。”
荣昌跟一只坛子“较劲”,“惊动”了白酒和陶瓷两界。打开这只坛子,“酒香”满屋飘香,里面既有好酒,也有该区依托上等陶土、千年陶艺和洞藏资源的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的产业谋划。
将陶瓷酒坛作为重要品类加以培育,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践行将散落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新发展理念,它的底层逻辑是“共享”,将荣昌的优势说透,把全国资源聚拢,一起分享荣昌陶与酒融合的产业盛宴。
两江潮涌,渝州葱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区县幸福之治,探融合发展之势。瞭望渝州,看见远见。华龙网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渝州瞭望台》。以区县为样本,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读: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看: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问: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