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福建周宁:百年制硋技艺的传承与重生-新华网
来源:米乐体育ios在线下载    发布时间:2025-07-25 07:12:45
产品介绍 Product introduction

<

  7月17日,在周宁县浦源镇鲤鱼溪景区风俗馆,肖家涨在为游客扮演传统制硋技艺。

  在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萌源制硋世家第七代传人、年过七旬的肖家涨一边忙着制坯,一边向前来观赏的游客解说制硋工艺。

  硋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黑瓷,是中国南方人家常见的日子器物。周宁县制硋业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有着近200年前史。

  肖家涨14岁开端有用学习制硋技艺,现在已经在月山古龙窑据守了58载。其子肖永灿原在上海做建材生意,对制硋技艺有着一起情愫的他,10多年前挑选返乡与父亲一起立异传承制硋技艺。肖家涨说,每一件硋器的诞生,都要通过揉泥、制坯、暴晒、上釉、装窑、烧窑等多道繁琐而精密的工序。他们制造的茶器、盐罐、酒缸等各式硋器质朴而漂亮,深受顾客喜欢,产品热销邻近县市和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四川等地。近年来,跟着周宁县村庄文旅经济的开展,这门陈旧技艺也吸引着渐渐的变多的游客及研学团队来到这儿观赏体会。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肖家涨(左)与儿子肖永灿从龙窑内取制品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7日,在周宁县浦源镇鲤鱼溪景区风俗馆,肖家涨在为游客扮演传统制硋技艺。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前,肖家涨在向观赏者介绍传统硋器(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制造传统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揉泥制造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肖家涨(后)与儿子肖永灿从龙窑内取制品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肖家涨在介绍制品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肖家涨(右)在向前来观赏研学的华侨大学师生介绍制硋常识。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肖家涨摆放展现用的传统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修坯制造传统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修坯制造传统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拉坯制造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左)与儿子肖永灿在为坯体上釉。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转移坯体。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左)在向前来观赏研学的华侨大学学生演示拉坯制硋技艺。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7月18日,在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制造间,肖家涨在拉坯制造硋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TEL:023-46321155    QQ:3483376741    

Copyright © 2010-2020 米乐体育ios在线下载 版权所有 | 备案号:渝ICP备16012331号-1

公司地址:重庆市荣昌区安富、广富工业园